• <li id="ou4w7"><acronym id="ou4w7"></acronym></li>
        1. <rp id="ou4w7"><acronym id="ou4w7"><u id="ou4w7"></u></acronym></rp>
          歡迎登錄中國(南方)學術網 | 學術研究雜志社

          “詞話”辨正

          時間 : 2013-09-15 來源 : 本網原創稿 作者 : 中國(南方)學術網 【字體:
                [摘要]從宋元說唱伎藝及其名稱發展演化的整個歷史背景來看,“詞話”之命名應為宋元說唱伎藝演的結果,它是與“平話”相伴而生、從演說方式角度對當時盛行的主要說唱伎藝進行區分的產物?!霸~
          話”并非僅為元明流行的一種說唱伎藝及話本的專稱,在明后期及清前期還主要作為白話通俗小說和宋元小說家話本的泛稱使用,因而一些學者沿襲“元明流行的一種說唱伎藝及話本的專稱”對明后期和清前期的“詞話”相關文獻進行解釋,造成了多種誤讀?!霸~話”被引申為白話通俗小說和宋元小說家話本的泛稱,既與“詞話”、“平話”、“說書”等口頭伎藝名稱的混用有關,也與明人指稱通俗文學的習慣密不可分。  
                [關鍵詞]詞話  說唱伎藝  通俗小說  口頭伎藝  小說文體
              〔中圖分類號〕I207.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 (2009) 02-0122-07
                本文系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小說文體術語考釋”(項目編號:2006BWY004 )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資助項目(項目編號:B4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王慶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講師、文學博士(上海,200062)
                “詞話”辯正.pdf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法国复古A片XXXX
        2. <li id="ou4w7"><acronym id="ou4w7"></acronym></li>
              1. <rp id="ou4w7"><acronym id="ou4w7"><u id="ou4w7"></u></acronym></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