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4w7"><acronym id="ou4w7"></acronym></li>
        1. <rp id="ou4w7"><acronym id="ou4w7"><u id="ou4w7"></u></acronym></rp>
          歡迎登錄中國(南方)學術網 | 學術研究雜志社

          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省獲準立項118項

          時間 : 2010-06-23 來源 : 本網原創稿 作者 : 中國(南方)學術網 【字體:

            立項總數及所獲經費均創歷年新高

            近日,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立項最終結果已揭曉。我省共有66個單位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30項,經同行專家通訊初評,學科組專家會議復評,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審批三個環節,我省共有118項獲準立項(立項名單附后),比2009年78項增加了40項,同比增長33.9%,其中重點項目7項(2009年1項),一般項目61項(2009年49項),青年項目50項(2009年28項),共獲得資助經費1362萬元,比2009年723萬元增加了639萬元,同比增長47%。全省平均立項率為8.87%,高于全國平均立項率8.46%,立項總數在全國31個省市(區)排名第四,立項總數與所獲資助經費均創歷年新高。

            一、全省各單位分布廣泛、均衡。從今年各單位獲準立項的情況來看,項目承擔單位遍布全省19個單位。中山大學以28項位居立項數榜首,華南師范大學從去年的6項增至今年的18項排名第二,暨南大學立16項排名第三,華南農業大學從去年的5項增至今年的15項排名第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立9項,廣州大學立7項,廣東商學院立7項,深圳大學立3項,華南理工大學立2項,汕頭大學立2項,佛山大學立2項,南方醫科大學立2項,廣東金融學院、廣州體育學院、惠州學院、嘉應學院、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各立1項。較去年相比,華南師范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立項數較去年相比有大幅度增長,華南理工大學和深圳大學立項數較去年相比有所下滑;惠州學院、嘉應學院、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在立項上實現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為零的歷史性突破。

            二、立項課題涉及20個學科,研究類型和學科結構分布比較合理。從立項課題研究類型分布來看,基礎研究類項目52項,占總立項數44%;應用研究類項目29項,占總立項數24.6%;綜合研究類項目37項,占總立項數31.4%。從立項課題的學科分布來看,學科分布涉及20個學科,其中,管理學申報178項,立12項,立項率6.7%,應用經濟申報147項,立12項,立項率8.2%;社會學申報61項,立7項,立項率11.5%;語言學申報115項,立11項,立項率9.6%;政治學申報58項,立7項,立項率12.1%;法學申報131項,立8項,立項率6.1%;中國歷史申報53項,立6項,立項率11.3%;哲學申報79項,立5項,立項率6.3%;理論經濟申報85項,立7項,立項率8.2%;新聞學申報31項,立3項,立項率9.7%;中國文學申報103項,立12項,立項率11.7%;體育學申報38項,立5項,立項率13.2%;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申報46項,立7項,立項率15.2%;民族問題研究申報12項,立2項,立項率16.7%;外國文學申報23項,立3項,立項率13%。馬列?科社申報68項,立4項,立項率5.9%,國際問題研究申報39項,立4項,立項率10.3%、人口學申報7項,立1項,立項率14.3%、統計學申報4項,立1項,立項率25%、宗教學申報12項,立1項,立項率8.3%。黨史?黨建、世界歷史、考古學均無立項。

            三、突出重點,緊扣選題。從立項課題研究的內容看,課題都嚴格按《課題指南》要求規范設計選題。一是課題論證說服力強。具有論證材料充分翔實、框架結構嚴謹、理論性和應用性強的特點。二是課題論證針對性強。立項課題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課題論證理論性強。這些申報課題立論嚴謹、理論性強,既反映了申報者的理性思維、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又反映了學科的發展前沿和動態,而且還體現了較強的學術性、思想性和原創性。四是基礎研究類課題理論功底扎實。既突出了學術前沿、研究專長和地方特色,又體現了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一些文學、史學、哲學、語言學科類的申報課題在評審中應運而生,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佛山大學汪清蓉教授申報的“低碳旅游產業發展模式調查研究”、華南農業大學譚瑩教授申報的“我國生豬補貼政策績效評估中長期跟蹤研究”、華南農業大學汪鳳桂教授申報的“農業企業食品安全問題研究”、華南師范大學諶新民教授申報的“我國人口變化、產業轉型與農民工就業問題研究”、暨南大學李偉權教授申報的“地方政府對網絡公共輿論的應對管理與回應機制研究”、中山大學陳天祥教授申報的“我國地方政府大部制機構改革模式跟蹤研究”、中山大學余成普教授申報的“中國器官移植的困境及出路的社會學研究”、深圳大學陶一桃教授申報的“經濟特區與中國道路研究”等課題都具有原創性和時效性,并都是大家所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四、青年項目明顯增多。今年我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申報507項,立50項,比去年的28項增加22項,增長44%,立項率高達9.8%,高于全國平均立項率,立項比重有了新的提高,占全省立項總數的42.4%。這些已立項的青年項目中,博士學位占90%。一批具有較深理論功底和較強研究實力的青年社科工作者嶄露頭角,成為國家社科基金申報、立項的重要生力軍,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法国复古A片XXXX
        2. <li id="ou4w7"><acronym id="ou4w7"></acronym></li>
              1. <rp id="ou4w7"><acronym id="ou4w7"><u id="ou4w7"></u></acronym></rp>
                -